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对污水资源化利用项目进行补偿
发布时间: 2021/3/10

污水资源化利用正在成为环保行业的新风口之一。今年初,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水利部等十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对全面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进行了部署。这次两会,作为环保行业的代表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总工程师程寒飞也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控的建议》,对污水资源化利用项目给出了进一步的政策建议。他表示,非常规水源利用对于水资源的量平衡至关重要。建议将非常规水源就地利用纳入水资源统一开发管理,对于雨水、污水资源化利用等项目,按节省常规水资源量,参照水资源配额指标的价值进行补偿。

01

图片污水资源化利用成“第二水源”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到2030年我国人口高峰期,仅城镇生活用水就将增加250亿立方米。如果加上粮食安全、能源生产、生态建设等用水需求,估计需新增800亿立方米至900亿立方米用水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赵勇表示。一边是很多城市因缺水而“喊渴”,一边则是污水量的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污水资源化利用成为很多人眼中的“第二水源”。“常规的水资源开发已经走到了尽头!”水利部原副部长张春园表示,现实状况让中国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得不转向循环用水,污水不仅可以就地取材,而且还是不断增长的“资源”,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将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之一。污水资源化利用,主要是指污水经无害化处理达到特定水质标准,作为再生水替代常规水资源,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居民生活、生态补水、农业灌溉、回灌地下水等,以及从污水中提取其他资源和能源。目前,我国的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还不高。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城镇污水排放量达750亿立方米,但再生水利用量不足100亿立方米,利用率不足15%,潜力巨大。

02

图片“将催生万亿元级新产业”今年初,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水利部等十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对全面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进行了部署。《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城镇、工业和农业农村等领域系统开展污水资源化利用,以缺水地区和水环境敏感区域为重点,以城镇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为突破口,以工业利用和生态补水为主要途径,全面推动我国污水资源化利用实现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要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要达到35%以上。到2035年,还要形成系统、安全、环保、经济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格局。随后,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加强城镇(园区)污水处理环境管理,协同推动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一些地区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截至2020年,北京市再生水年利用量已提高至11.5亿立方米,广州市再生水利用率超35%,江苏省常州市将江边污水处理厂的优质再生水用于生态补水,一年再生水回用超过4000万立方米。污水资源化利用,也给环保行业带来了新的商机。据有关机构测算,未来5年,通过改造现有污水处理厂、新建再生水厂,有望为相关领域带来千亿级市场空间。赵勇也表示,污水资源化将催生一个万亿元级的新产业,产业链的上游涉及污水处理利用科研、规划设计等,中游涉及污水处理利用产品的设备制造、工程建设,下游则涉及污水设施的服务外包、委托运营等。

03

图片“建议对污水资源化利用项目进行补偿”本届两会,污水资源化利用也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全国人大代表、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程寒飞就带来了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控的建议》。他表示,就协同推动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而言,目前在理念、政策和技术层面均不存在问题,需要做的是科学制定水资源达峰与水资源平衡计划,将非常规水源就地利用纳入水资源统一开发管理,对水资源使用额度进行统筹分配,在水资源配额内建立阶梯式水资源税,以经济杠杆的手段催生内发动力。具体来讲,他提出了4点建议:

1、制定水资源达峰与平衡计划。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制定水资源使用峰值上限,按省级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水资源使用额度进行统筹分配,水资源额度指标可以进行有序、有效、有价交换。出台水资源平衡计划的指导意见,科学指导各行政区域、各行业进行水资源的有效平衡。

2、优化水资源税征收与使用。总结水资源税试点经验,各行政区域在水资源配额内用水,按使用量缴纳水资源税。探索在水资源配额内建立阶梯式水资源税,以经济杠杆促进更高效节水。水资源主管部门严格、有序审批超额水资源指标,超额水资源使用须缴纳更高额的水资源税。征收的水资源税用于配额内的节水补偿,根据水资源节约量实行阶梯式补偿,作为生态补偿的有效补充,将绿色生态转化为价值,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3、强化对生态调水的管控。将生态调水纳入水资源限额的管控体系,根据生态需水量确定生态调水限额值,在限额内实现调水、退水“平衡”和缴纳水资源税。严防生态调水用于其他用途,严格监控调用水资源的质量变化,用于生态补水的生态调水,其退水水质不能劣于调水水质,因特殊情况导致水质恶化的,需按恶化的水质因子和水资源量缴纳惩罚性费用。

4、优化水资源统一开发管理的范畴。非常规水源利用对于水资源的量平衡至关重要。建议将非常规水源就地利用纳入水资源统一开发管理,对于雨水、污水资源化利用等项目,按节省常规水资源量,参照水资源配额指标的价值进行补偿。

在《环保圈》看来,程寒飞代表的建议非常清晰。首先是制定“水资源达峰”的总量计划,这就规定了水资源使用的上限;然后加强对生态调水(类似南水北调)的管控,因为这类调水的成本太高。同时,最重要的还是运用经济杠杆。一方面按使用量缴纳水资源税,另一方面要把征收来的水资源税补偿到节水项目中去。哪些节水项目?污水资源化利用就是其中之一。按照程寒飞代表的想法,要对雨水、污水资源化利用等项目,按节省常规水资源量,参照水资源配额指标的价值进行补偿。总的思路就是,推进制定水资源达峰与平衡计划,实现水资源配额制和阶梯水资源税,以经济杠杆抑制不合理用水,推动包含污水资源化在内的非常规水源利用,水资源税优化水生态补偿机制,凸显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生态价值和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S

积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共同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版权所有:辽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技术支持:沈阳瑞州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公安机关备案号:21011202000036   辽ICP备17013578号-3